如何去分配首屏的阅读资源?哪些资源放在哪些位置会更合适?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说一下新用户看到网站之后,视线在显示器上的移动规律了。如下图所示,当用户面对显示器的时候,他的视线注意力会是怎样移动的?按照正常的阅读习惯,人们的阅读习惯应该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,也就是1-2-3-4-5 -6的顺序。但是现实情况有一些出入,假设用户进入的是一个门户网站, 阅读的时候首先会被5所吸引,然后关注6和4,之后可能会关注2 (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抬起眼睛,将视线放到这个位置),至于1和3, 往往是用户的视觉盲点。也就是说用户的阅读顺序是5-6-4-2-1-3。
![](/UpFile/202001/2020011035656189.jpg)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?答案在于最初的浏览习惯。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在前一小节里出现的门字形布局吗?如果记得就会发现,5和6的位置往往是网站信息相对集中的位置(其中5更是通常用来放重点新闻和重点活动的位置,有点类似于传统报业的头版头条的意味)。当一个新用户浏览网页的时候,他是一个随机行为,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用户会下意识的关注页面的内容里是否有他想要了解的内容。
而4所在的位置,往往是功能性导航,相对而言也是用户会较为关注的位置,所以会成为第二视觉焦点。
至于2-1-3的顺序,如果做电商或者企业站的朋友就会发现,2这个位置通常是标题大图和导航的位置,而由于需要适应不同分辨率显示器的浏览需要,标题大图和导航这样的“有用信息”往往集中在中间,所以两边经常会被人忽略。
当然,这个规律并不是死的,以上这些总结的视觉习惯,只能说对于大部分的门户网站有效。对于不同的网站,人们的视觉习惯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变化,比如你浏览功能性非常强的网站,视线也许会被功能导航所在的4所吸应。而对于类似百度、谷歌这类的网站,在搜索首页,人们的视觉中心是在整个屏幕中心的——因为界面非常简洁,除了中心的操作区域别无其他能够吸引你的东西。而到内页之后,往往是遵循着1-2-4-5这样的顺序去阅读。在用户潜意识中,搜索引擎左侧的信息往往更为有用。
人眼关注中心的变化,往往是多年来被各种同类型网站“洗礼”后产生的。视觉习惯是一个“先入为主”的心理活动,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,但是打破这种习惯,却要付出比引导用户形成习惯更高的成本。所以对于设计师而言,在做任何“创新”之前,都要考虑到是否改变了这些视觉习惯?这种改变是否真的具有“高性价比”?
也许有人会质疑:顶通的位置,不是比下面的位置更靠上,更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吗?说到个问题,就不得不提一个让设计师略微沮丧的现象。传统意义上,大家都觉得图片比文字具更容易获得人的关注。而事实上,至少在用户潜意识里,人们的视觉往往更容易被“大标题”所吸应——尤其是文字信息中对用户有吸引力的内容。
如果大家看过带字幕的原版电影电视剧,就会发现翻译的文字基本上是放在画面下方的。而如果文字出现在画面的上方,往往会让人感觉很难受,因为根据视觉习惯,人们的浏览习惯自然是自上而下的。如果先看到画面,后看到文字,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上,而用“余光”去看画面。反之,我们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文字上,而画面往往会产生“来不及看”的现象。对于大脑而言,文字的信息较为“重要”,自然会重点照顾,当文字信息来不及接收的时候,自然会撇除较为次要的信息——比如画面。
从人的视觉活动来说,对于图形的记忆是模糊的,而对于文字的记忆相对清晰。因为图片的信息过于庞大且无效信息较多,所以大脑自然会相对“模糊”的进行过滤。而文字是经过人们提炼过的“有价值”的信息,自然会更加容易获得大脑的青睐。当然,人们对于文字的记忆,也不是大而全的,往往会注意的焦点是那些“大标题”以及那些感兴趣的“词组”,所以对于我们需要传达的并且用户非常感兴趣的文字元素,是需要着重突出的。
说到这里,网页设计师们是否会觉得沮丧:难道我们做的这些努力都是徒劳的?实际上也没这么糟糕。网页设计最主要达成的目的是使得网页美观且符合网站的气氛。在所有浏览注意点形成之前,还有一个被称为“第一次接触”的视觉触感。当一个网站制作粗糙、并且阅读体验非常糟糕的情况下,除非网站的内容对用户足够有用,否则用户是不会在这个网站上多做停留的。
济南梦之网科技:济南网站建设,济南网站设计公司,网站建设开发公司,专业网站制作公司,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,一流的服务团队.专业团队为您提供网站设计,网站定制服务,公众号应用开发,微信小程序开发,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,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